远程控制空调现在已经是智能家居系统必备功能了。但虽然在手机上操作了,怎么能确认空调真的开始运行了呢?
记得前几年做过一个小项目——服务器机房空调的控制改造。
·
原始情况:该机房运行着某网络运营公司的全部后台服务器,安装了分体空调,设置了定时开启和关闭功能。
·
·
改造要求:实时查看室内温度和空调的运行状态,温度高于33度报警到相关手机,可以远程开启空调。
·
·
改造方案:加装温度探测器、远程报警装置、红外转发器、摄像头及相关远程控制设备。
·
·
改造结果:实现了改造要求。
·
·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要加装摄像头?原因很简单:红外控制没有"反馈",无法确认空调有没有按照指定的操作打开,只能通过摄像头查看空调出风口的布条是飘起还是垂下来确认空调的运行状态。
“反馈”在控制系统里,是很重要的概念,解释为生活用语应该是“确认结果”。举个例子:开灯的确认方式是,“看”灯是不是亮了;关电视的确认方式是,“看”屏是不是黑了。请注意这个“看”字,就是用眼睛实时地确认操作的结果。但是,异地控制(在卧室控制客厅的灯)、远程控制(在回家的路上开关空调),确认的方式不该是“看”,而应该是“反馈”。
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讯有单向和双向之分——有没有反馈。
·
红外信号为单向传输——遥控器发出信号,分体空调接收信号;
·
·
协议信号为双向传输——在中央空调的面板上既可以控制空调的运行和停止,也可以查看它的运行状态。也就是说在发出命令之后,要求回复是否已经执行。
·
毋庸置疑,“反馈”是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就是说,双向通讯的协议控制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控制系统在控制方式上可以提供多种选择,被控设备的控制方式是否可以实现双向通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来选择电器呢?
1、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电器设备是不是允许被外部设备控制,控制的方式是什么?是无线还是有线?
了解了被控设备的连接渠道,才能有效地配置控制系统硬件连接设备。
2、确定互通的语言格式——电器设备与外界沟通的语言格式是什么?
了解了相互之间的语言沟通方式,才能确认软件编程的语言模式,如同一个翻译器,在通知设备执行命令的时候,用它听得懂的“英语”,把它反馈回来的“命令已经执行”的英语翻译成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中文”。
对于使用者来说,了解接口呀、协议呀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需要为你服务的设计师帮助你了解、沟通并确定,最终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是能控制,控制方式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你理解、接受和配合。
当然,目前智能家居最好的控制方式是“协议控制”,它不但可以控制、反馈、查询,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细节控制。不夸张地说,控制方式不是由“智能家居”决定的,是由被控制的设备决定的。不要一味地鄙视智能家居系统“不灵”,没有受控电器的配合,再“高大上”的控制系统都不可能符合实用场景的要求。同样,没有你的配合,人机交互也不可能完美。